2月19日,市委宣傳部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廣播電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等16個部門及各區有關單位研究制定的《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名義印發。
該措施的制定堅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把握存量、做足增量,著眼當前、考慮長遠三大原則,著力解決疫情中文化企業的燃眉之急,著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好政策“組合拳”。《若干措施》分為聚合力、促精品、育動能、強支持、優服務共5個部分28條舉措,有針對性的緩解受疫情影響的文化企業經營困境、提振信心。這是北京首次在“一級響應”期間對文化企業做出的專項政策安排,對各區進一步細化扶持政策給出了明確的方向。
深入調研,積極回應企業迫切需求
文化產業是北京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北京地區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占比居全國首位。2019年1-12月,全市4000多家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12849.7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同期規模以上第三產業增速(5.8%)2.4個百分點,對首都經濟持續增長及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過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電影院、文藝演出場所、文博單位、娛樂場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均暫停營業,體現出社會責任和擔當,一些文化企業也因疫情影響陷入經營困境。相關研究機構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文化企業初步估計經濟損失超百萬元,超四成受訪企業預估本年度收入將同比下降50%以上。它們普遍渴望獲得延繳社保、減免房租、貸款延期和融資補貼等支持,對這些需求,《若干政策》均一一給予回應,幫助文化企業渡過難關。
力保現金流“生命線”,不同行業和規模文化企業均可獲扶持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為保住這條生命線,《若干政策》中,新聞出版、電影、文旅、廣電、文物等各行業主管部門紛紛利用“政策工具箱”,對各自領域的資金支持政策提前啟動、提前撥付、擴大范圍。同時,財政、人力社保、金融、商務等部門也積極給予最大支持和保障,通過延繳社會保險、返還失業保險、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融資費用、給予場租補貼等方式,幫扶企業解決資金難題。同時鼓勵行業上下游與企業共擔風險,凝聚政府、行業機構、產業園區、上下游企業等各界最大合力,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文化企業注入強心針。
《若干政策》還按文化企業規模分類制定支持措施,對龍頭文化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對大中型文化企業,通過“投貸獎”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小微、初創型文化企業,通過“房租通”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以此形成文化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閉環,全面優化首都文化企業營商環境。
聚焦文化,分類施策力保精品創作
《若干政策》重點聚焦文化產業的文化屬性,堅持內容為王,突出強調抓精品、強供給,圍繞精品創作這一核心要義,一手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建黨100周年等重大主題精品創作,一手抓反映抗疫事跡的優秀作品,為文化企業在疫情期間抓好精品創作生產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
以影視行業為例,政策對今年春節前后處于集中創作期,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重點項目給予創作制作特殊補貼。對一些已經納入計劃的重點創作項目,在政府引導基金中也會加大扶持力度,確保作品如期高質量推出。對本年度攝制電影的變更時限在原基礎上也視疫情周期予以延長。
線上消費旺盛,未來大力發展“文化+互聯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市文化消費大多轉為線上,網絡游戲、網絡教育、數字音樂、網絡教育等文化科技融合新興業態廣受市民關注和喜愛,成為文化消費新熱點。近期有數據顯示,“文化+互聯網”領域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2.1%,占文化產業收入比重達到43.8%,對拉動本市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長期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累計的雄厚基礎在特殊時期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若干措施》提出,“文化+互聯網”將是未來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下一步,北京將結合已有政策,抓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級、市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形成北京文化科技產業集群;扶持場景應用,開發一批5G、AI、8K超高清、智慧廣電、智慧文旅、智慧園區、“互聯網+中華文明”等應用場景建設項目;抓消費拉動,舉辦“電競北京2020”系列活動,辦好北京國際電競創新發展大會、“電競之光”展覽交易會,聯合騰訊舉辦王者榮耀總決賽,建設游戲電競科技消費體驗區,積極培育電競消費場景。促項目落地,推動北京市精品游戲研發基地、音樂產業園區、網絡教育出版園區、網絡游戲科技應用中心、云游戲發行平臺、電競場館等項目建設,吸引電競俱樂部和賽事落戶北京。
更多政策利好即將出臺
市委宣傳部透露,近日,北京還將印發實施《關于加強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文化產業“投貸獎”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認定及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通過政策有效實施,全面調動金融機構、產業園區等社會各界力量,幫助企業紓解資金難題,走出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