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分析,本次核試驗不會對我國造成環境污染
北京報道 針對1月6日朝鮮在豐溪里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環境保護部于當日10時30分啟動二級(橙色)應急響應,全面開展東北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人工放射性核素采樣分析及技術研判。
截至1月7日7時,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邊境地區25個自動站實時空氣劑量率在58~105納戈瑞每小時之間,山東11個自動站實時空氣劑量率在65~100納戈瑞每小時之間,均在當地本底范圍內,未見異常;各應急監測隊伍已按照預案到達指定位置,基本完成了沉降物、大氣、土壤、水等樣品的采集,依據監測規范,正陸續開展核素分析。根據目前的監測結果和國家氣象中心最新預報的未來6天氣象數據,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經初步分析認為,朝鮮本次核試驗不會對我國造成環境污染。
環境保護部還將持續匯集、分析中朝邊境地區干濕沉降物、大氣、土壤、水等樣品的采樣監測數據和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并定期在環境保護部的官方網站上進行數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