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推進冬季清潔取暖
1、管網建設情況:截止到6月底,完成并通氣的天然氣中壓管網14公里,2019年計劃實現50公里,基本實現5個街道2個發展區的鎮區駐地及部分農村社區管道供氣。
2、集中供氣站基礎設施建設及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情況:
工商業點供站(生產用氣):由于存在安全隱患,已逐步利用管輸氣取代。
供暖用供氣站(天然氣鍋爐):中心城區市政管網未覆蓋區域的小區和農村社區使用天然氣供暖的方式為分散式用戶壁掛爐,截止到6月底 農村清潔取暖天然氣用戶900戶,計劃年底達到2000戶。供暖用集中供氣站截止目前無新增。
二、強化煙塵污染控制
城市道路修復作業所需瀝青全部通過外購瀝青砼成品料解決,禁止現場拌和瀝青,此工作不在市政中心職責范圍。
三、開展設施點源深度治理中,強化排水許可監管
已經對全區企業納管情況進行了全部排查,建立了納管企業臺賬。
四、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1、污水處理廠擴容進度:目前,濰坊北控水質凈化有限公司項目擴容改造項目可研性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改擴建項目協議正由區政府領導審閱。
2、雨污分流進度:今年我區將對崇文街、鄭營路及兩側背街小巷和44個小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敷設雨污水管道共計16公里;對濰州路污水和雨水管道進行清淤維修,工程長度共計14公里,以提升城市排澇能力,逐步構建完善的城市排水體系,截至目前,崇文街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濰縣中路至白沙河)已發布封路公告,等學校放假后立即開工;鄭營路及兩側背街小巷、小區雨污混排改造工程(崇文街至信合街)已于7月5日開標;濰州路雨污水管道維修工程(八馬路至徐家大路村)修砌檢查井156個,清理污水井100個,疏通管道1500米。
五、開展黑臭水體綜合整治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四個城市”建設決策部署,根據全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要求,繼續對虞河上游(鳳翔河)加強日常維護,進一步完善治理成果。
我區在2018年制定了虞河上游(鳳翔河)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的評估報告。2018年10月18日省環保廳、省住建廳聯合督查組對我區虞河上游(鳳翔河)黑臭水體治理情況進行了督查,發現部分河段有漂浮物、沿河垃圾。對此我區高度重視,馬上協調沿河街辦、養管單位對河道內漂浮物、沿河垃圾進行了清理;2018年11月1日省住建廳黑臭水體復查組對我區虞河上游(鳳翔河)黑臭水體進行了全面復查,對專家組提出的意見我區立即進行了整改落實,聯系濰坊市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對虞河上游初見成效報告進行補充完善,重點對專家提出的部分河段缺失材料、水質檢測報告等內容進行補充完善。
6月3日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對鳳翔河水質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合格。下一步,我區在進一步鞏固初見成效的同時,繼續努力為下一步長治久清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落實城區道路“五掃五灑”
坊子區城區共有道路75條,其中主次干道12條,背街小巷63條(適合機械化清掃的16條,其他道路太窄無法進行清掃),道路保潔面積386萬平方米,主次干道171萬平方米。目前配置洗掃車17輛,灑水車13輛,主次干道已達到“五掃五灑一沖”標準和要求,新接管的濰州路、濰膠路、濰安路,由于洗掃設備不足,目前只能達到“三掃三灑一沖”,已請示政府購置2輛洗掃車、租賃3輛灑水車,盡快使所有主次干道達到“五掃五灑一沖”標準和要求。
1、合理配置車輛設備,提高作業效率。原先按照主次干道每20萬平方米配置1輛洗掃車,由于洗掃面積大,車輛運行限制在20公里/小時,每天只能達到“三掃三灑一沖”,無法達到“五掃五灑一沖”標準和要求。今年,我們主次干道每10萬平方米配置1輛洗掃車,清掃面積縮減了一半,洗掃頻次增加了,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2、加強管理考核,提高作業標準。所有洗掃車和灑水車已全部納入市城管監控平臺,實現了市、區、環衛三級監管考核。每天對車輛出勤、運行、作業質量進行監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業質量。區環衛中心成立了道路揚塵防控治理小組,每天對作業車輛和保潔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制定了道路揚塵實施方案、措施、制度6項,確保了道路揚塵防控工作的落實。
3、增加灑水頻次,減少揚塵污染。今年,我們始終堅持高壓作業,每天灑水由5遍提高到6遍,鳳凰街、北海路、龍泉街、濰州路、龍山路、朝鳳路、鳳中街道路,每天灑水頻次達到8遍以上,有效防控了道路揚塵污染。
七、加快淘汰燃煤鍋爐、機組
汽改水情況:鳳山路段管道鋪設及回填完畢,其余交叉路口處管道施工隨濰縣中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進行;龍山路閥門井砌筑完畢,6號開始澆筑混凝土,12號鋪瀝青,13號拆圍擋;鄭營路工程需要與雨污水改造工程同時進行,預計7月上旬開工。
坊子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供稿